近期,甘油價格持續上漲,且越來越高有剎不住車的意思了,那么甘油漲價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?我們根據所獲取的行業信息和數據,深入分析后發現甘油漲價并非單一因素,而是多重供需和宏觀因素疊加的結果。
首先,我們得了解甘油是哪里來的。它主要有兩大來源:一是動植物油脂水解或皂化的副產品,二是生物柴油生產的副產品。特別是作為生物柴油的副產品,甘油的產量與全球生物柴油產業的發展緊密相連。
那么,導致此輪甘油價格上漲的核心原因,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點:
供應端趨緊:印尼政策“釜底抽薪”
甘油的主要產地,尤其是作為全球最大棕櫚油和生物柴油生產國的印度尼西亞,最近出臺了一系列對粗甘油出口加征關稅、實施DMO(國內市場義務)等政策。這些政策的目的是為了保障其國內市場供應,并鼓勵本土深加工。但對于國際市場而言,這意味著原本源源不斷的粗甘油供應突然被“卡了脖子”,直接導致全球甘油原料成本上升和供應量減少。此外,受到一些宏觀事件的影響,國內部分甘油生產企業的產能利用率也有所下降,進一步加劇了供應偏緊的局面。
需求端持續增長:下游產業蓬勃發展
甘油雖然聽起來陌生,但它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。它不僅是化妝品、醫藥、食品中的常見成分,更是**環氧氯丙烷(ECH)**這種重要化工原料的主要生產原料。環氧氯丙烷是生產樹脂、涂料、膠粘劑等眾多產品的關鍵組分。我們看到,全球特別是中國,環氧氯丙烷以及聚醚等甘油下游產品的需求量正在強勁增長,而且未來幾年還有大量新增產能計劃投產。這意味著對甘油的需求量水漲船高,形成了強大的拉動作用。當供應受限而需求旺盛時,價格上漲是必然趨勢。
成本高企與市場情緒推動:
作為甘油主要原料之一的棕櫚油價格,近年來一直保持高位運行,這直接推高了甘油的生產成本。此外,市場對未來供應趨緊的預期,以及各類政策變化引發的市場情緒,也會在短期內對甘油價格形成支撐甚至推動作用。
展望未來,甘油市場供需博弈將持續。 雖然一些地區(如北美)生物柴油產量的增長可能帶來更多的甘油副產品,但印尼等主要產地的政策仍是關鍵變量。下游需求的穩定增長為甘油價格提供了堅實支撐,但同時也要警惕成本壓力以及全球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。
簡而言之,甘油漲價是供給減少、需求增長以及成本上升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。這不僅是化工行業的一個縮影,也折射出全球供應鏈、能源政策和原材料市場相互影響的復雜性。